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微信号:HYYESSTD)专注于浅层地能作为建筑物供热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致力于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实现为建筑物无燃烧供热,大力发展地能热冷一体化新兴产业。
河北省浅层地能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能开发利用的通知》要求,投入专项资金1500多万元,开展了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浅层地能调查评价和监测网络建设及开发利用示范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2008年完成了《河北省浅层地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区划》工作,对区域浅层地能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初步区划,概算了浅层地能储存资源量和可利用资源量。
2010年开展了11个地级城市城区与曹妃甸新区(2010—2020规划区范围)浅层地能评价与开发利用规划工作,分析了工作区浅层地能地质条件,进行了浅层地能适宜性分区,概略评价了浅层地能资源,计算了浅层地能适宜区的地热容量、换热功率。同年完成了《河北省地热研究所地埋管式浅层地能利用监测》项目,开始监测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011年根据国土资源部安排匹配资金500万元,开展了省会石家庄市浅层地能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规划工作。
在太行山前的正定县和东部平原沧州地面沉降防治中心等不同区域,建立了4个不同模式的浅层地温级开发利用示范区。
以上工作为省浅层地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取得了如下结论:
河北省浅层地能资源丰富。据勘查,河北省山前平原、山间盆地适宜水源热泵的开发利用,中东部平原适合水源、土壤源两种热泵的开发利用,滨海平原适合土壤源热泵的开发利用,山区浅层地能的开发利用适宜性较差。
水源热泵适宜区面积3.9万km2,约占平原区总面积的50%、占全省面积的20.5%;土壤源热泵适宜区面积63263.1km2,占全省面积的33.3%。理论上,全省浅层地能热容量为:4373.55×1011kJ,相当于标准煤149.2亿吨,可供暖面积为7.17亿㎡,可制冷面积7.19亿㎡。
河北省设区城市浅层地能热容量为507.5×1012kJ,其中水源热泵适宜区面积1365.73km2、土壤源热泵适宜区面积3626.56km2。全部开发利用年可代替燃煤345.4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98.20万吨、二氧化硫6.91万吨、氮氧化物2.42万吨、粉尘3.45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现有浅层地能利用项目202个,建筑物面积920多万平方米,其中利用水源热泵的占88.21%,以公共建筑为主。
作者:
王秉忱(国务院资深参事、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和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宁波(北京市地勘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
魏风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地热主管处长)
刘九龙(天津地热开发研究设计院浅层地热能研究室主任)
选自_《中国地能》
http://weibo.com/p/100160385753061799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