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微信号:HYYESSTD)专注于浅层地能作为建筑物供热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致力于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实现为建筑物无燃烧供热,大力发展地能热冷一体化新兴产业。
天津地区浅层地能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现状
已全面完成了天津市浅层地能资源调查,查明了天津市浅层地能分布特点和赋存条件,评价了资源量和开发利用潜力。
1、天津地区主要勘查成果
计算出浅层地能的可利用资源量为1748万亿千焦,冬季可供暖面积13.4亿平方米,夏季可制冷面积12.6亿平方米。每年浅层地能可利用资源量全部开发可节约标准煤5974万吨,扣除开采的电能消耗,可节约标准煤4480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1.17亿吨,减少环境治理费用15.32亿元。
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成了天津市浅层地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划定了开发适宜区,分别圈定了适宜地下水源和土壤源开发方式的地段,提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规模。
实施了梅江会展中心等10个具有代表性的浅层地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提出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为浅层地能开发利用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依据。10个示范工程项目总的供热制冷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等10万吨。
建立了由12个动态监测站、1个试验场和1个试验研究基地组成的浅层地能动态监测网,制定了《地埋管地源热泵动态监测技术规程》。
为实现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浅层地能资源,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政策研究工作,完成了《浅层地能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政策研究》报告和《关于推进天津市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2、天津地区开发利用现状
天津市浅层地能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两种方式。
第一个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建成于2000年(天津东车辆段修理所),利用面积为500㎡。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工程的数量和利用面积均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据调查统计,截止2013年年底,天津市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工程达到255个,利用面积为7.3×106㎡。地埋管工程为190个,占总数量75%;利用面积4.72×106㎡,占总利用面积的65%。单个工程利用面积最小46.44㎡(天津港7m检查桥),最大40.25×104㎡(天津文化中心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工程65个,占总数量25%;利用面积2.58×106㎡,占总利用面积的35%。单个利用工程面积最小2000㎡(第一市政公路工程公司),最大41.5×104㎡(天津文化中心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以下图2、图3直观地反映出天津市地源热泵工程的历年发展状况。
图2 天津地源热泵工程历年数目
图3 天津地源热泵工程历年服务建筑面积
天津浅层地能开发利用主要以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为主,供暖末端为风机盘管,部分采用地板采暖;供冷末端为风机盘管。开发利用工程适用范围较广,主要建筑类型包括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和厂房、学校、医院、商场、展馆、宾馆、酒店,其他比如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俱乐部、会议中心等规模和数量都较少。
各建筑类型面积占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利用面积百分比为:企事业单位61.5%、学校和医院15.7%、商场和展馆9.7%、住宅小区5.4%。
作者:
王秉忱(国务院资深参事、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和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宁波(北京市地勘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
魏风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地热主管处长)
刘九龙(天津地热开发研究设计院浅层地热能研究室主任)
选自_《中国地能》
http://weibo.com/p/100160385716958490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