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微信号:HYYESSTD)专注于浅层地能作为建筑物供热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致力于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实现为建筑物无燃烧供热,大力发展地能热冷一体化新兴产业。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北方燃煤城市空气污染日益加剧,京津冀地区首当其冲,雾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
中央出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为这个地区促进解决雾霾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京津冀地区政府和领导也已制定了一些重大防治措施,加强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就是重要举措之一。我们愿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以利推进京津冀地区的浅层地能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北京地区浅层地能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现状
1、勘查评价现状及成果
经计算,北京市平原区浅层地能资源冬季供热潜力约为857万吨标煤,约可为7.21亿平方米建筑物供暖。
2010年再生水处理量为12.1亿立方米,冬季约可为1500万平方米建筑物供暖(目前仅应用138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再生水处理量将达21.5亿立方米,冬季约可为2700万平方米建筑物供暖。
通过资源评价、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配套完整的技术工作体系,北京市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创立了浅层地能地质学理论体系和浅层地能资源勘查评价体系;
(2)出版了《北京浅层地能资源》、《中国浅层地能资源》、《浅层地能资源评价》三部专著;
(3)摸清了北京市浅层地能资源家底;
(4)绘制了相应的图件,如北京浅层地能开发利用适宜区划图(见图1);
(5)开展了政策研究工作,参与起草行业规范和部省级工作标准;
(6)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获得突破,完成了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发;
(7)初步建成浅层地能综合效能实验室;
(8)初步建成浅层地能开发利用监测系统;
(9)已发布实施了《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工程技术规范》DB11/T935;
(10)已起草《北京市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北京市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即将发布;
(11)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业务培训面向全国成功开展。
图1 北京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区划图
2、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已建地源热泵项目1510个(其中,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911个,采用单井循环换热技术的地能热泵项目399个,地埋管地源热泵项目149个,再生水及污水源热泵项目38个,深层地热+热泵项目13个)。
作者:
王秉忱(国务院资深参事、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和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宁波(北京市地勘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
魏风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地热主管处长)
刘九龙(天津地热开发研究设计院浅层地热能研究室主任)
选自_《中国地能》
http://weibo.com/p/100160385688431352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