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忠和谈我国地热能发展方向(连载二)

2015/5/28 0 19093

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微信号:HYYESSTD)专注于浅层地能作为建筑物供热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致力于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实现为建筑物无燃烧供热,大力发展地能热冷一体化新兴产业。

    记者:中科院在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

    我所在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两方面的进展,一是我国大陆地区干热岩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二是大型岩溶热储成因及开发利用。正在进行的工作包括喜马拉雅高温地热系统成因研究等。

    首先是干热岩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汪集暘等根据最近更新的大地热流数据和深部地温资料,计算了中国陆域干热岩地热能资源量,圈定了开发利用的有利区域。如果按照2%的可开采比例,我国陆域干热岩能量相当于2010年中国总能耗的4400倍。这一结果与国土资源部们正式发布的数据很接近。这项工作为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事实上,这一项工作不管是谁做,都是基于以我们所为主的,通过我国两代地热人的长期努力,积累了30多年的大地热流数据为依据进行的。

    第二是大型岩溶热储成因及开发利用。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结合中石化新星公司及地方单位需求,先后开展了在北京北部、天津市区以及河北省雄县开展了沉积盆地水热型地热资源研究。基于地质构造分析和深部物探测量,实现岩溶裂隙型热储定井位成功;基于示踪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在群井试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热储开采模式。雄县岩溶热储的开发利用取得成功,雄县地热供暖面积占90%以上,作为北方地热采暖的典型示范区,被国家能源局确认为“雄县模式”,正在推广应用。

    随后,我们对雄县岩溶热储形成机理开展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这一系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其形成条件十分有利于地热资源富集和规模化可持续开发利用。雄县岩溶热储由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组成,在隐伏的基岩隆起带。这些碳酸盐岩在形成后经历过地壳隆升和构造变动,在中生代遭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和岩溶化作用,裂隙岩溶化的碳酸盐岩形成深部地热储集层。在这些基岩储层之上,是新生代厚层沉积覆盖,有利于储集层的保温。我们提出了水、岩二元聚热模式。

    我们所在八月份成立了地热资源研究中心,目的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已有优势,调动长期学术积累,率先整合全所相关研究力量,研究新的问题。未来还将借我院深化改革的东风,联合院内外研究团队,形成合力,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产出上加大对地热产业的支撑力度。

    记者:我国“大型岩溶热储”的资源开采潜力如何?

    岩溶在我国分部广泛,碳酸盐岩的出露面积约91万km2。我国古生代碳酸盐岩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各大沉积盆地内,其中,处于较高热背景的几大主要区域有: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苏北盆地、江汉盆地、楚雄盆地、兰坪思茅盆地、昂拉仁错盆地和羌塘盆地。我国碳酸盐岩的分布总面积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隐伏岩溶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以上。初步估算,0-3km深度区间的热能量在5000亿吨标煤以上的量级,潜力巨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肆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切。而这一地区所处的渤海湾盆地,是大型岩溶热储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够。以雄县模式的成功为例,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热资源的更大规模开发利用必将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选自_《中国地能》

 

 

http://weibo.com/p/1001603847470764403623

我的评论
猜您感兴趣的
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海淀区杏石口路102号
邮编:100093
客户服务:400-655-8899
邮箱:hyy@hyy.com.cn
版权所有 © 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