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江交汇的朝天门向嘉陵江对岸望去,一座宏伟而独特的建筑屹立在江北城CBD中心,那就是著名的重庆大剧院。如果你仔细打量,你会发现,这么大体量的建筑,竟然没有安装冷却塔,而如果你坐在重庆大剧院看戏,却依然可以享受到中央空调的效果。这一切,都受益于水源热泵技术。事实上,在所有重庆江北城CBD的公共建筑上,都不会再出现冷却塔,它们将全部使用水源热泵来达到供冷和供热的目的。
重庆江北嘴CBD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地处嘉陵江和长江的两江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极佳,被定位为高档商务中心区金融核心区。为营造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环境友好的城市区域,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重庆市实施江北嘴CBD区域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目,为江北城CBD区域内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提供冷热源。
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夏季制冷剂蒸发将房间里的热能吸收,发热给封闭环流中的水,冬季制冷剂吸收封闭环流中水的热能,放热给房间;而江水则用电抽取在换热器里面,供封闭环流水交换热量。在夏季,重庆市区气温可达40℃,而嘉陵江的江水却保持在20℃左右。水源热泵在工作时,利用江水与空气的温差,把江水汇集到热泵中转换,让低温的水把建筑内的热量带走,重新排入江中,这样的水循环就起到降温作用。而在冬天,温度相对恒定的江水又可以提供热源,达到夏季降温冬季升温的目的。当江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时,就抽取江水,利用主机和区域环网的处理、能量的等量交换,可完成江北城中央商务区2/3区域的降温工作。冬季,江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利用该技术,可完成该区域的供暖工作。经过处理后的江水,进入水源热泵供能时,温度最高可达42℃,最低可达5℃。简单地说,水源热泵就是利用江水温度相对恒定来进行地上建筑物的温度调节,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事实上,早在2005年,重庆就启动了水源热泵的前期调研和开发。仅以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重庆大剧院为例,该建筑作为重庆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供能面积8.26万平方米。实测数据表明,该工程较常规空调系统节能30%以上,每年可节约标煤1502吨,减排二氧化碳3710吨。
重庆市江北嘴CBD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的使用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降低城市噪声,对提升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整体建设形象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能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节约用水,减少热岛效应,有助于重庆实现主城“蓝天白云”的梦想。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刘宪英教授认为,受自然资源条件限制,重庆规模化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条件较差,但水资源丰富,发展水源热泵享有地利优势。刘宪英认为,水源热泵在长江流域都可推广,重庆更有优势,就近取长江水就可给建筑提供冷暖空调。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吴波表示,重庆将以市场化机制为主导,全面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现改造项目能耗降低20%以上。他们将以江水源热泵技术为重点,因地制宜地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规模化应用,力争每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来源_中国建设报
http://weibo.com/p/100160389776741517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