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微信号:HYYESSTD)专注于浅层地能作为建筑物供热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致力于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实现为建筑物无燃烧供热,大力发展地能热冷一体化新兴产业。
一种新颖的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在今年3月将首次在米易县的青杠粮库正式运用。这一新技术不仅绿色环保,而且能帮助粮食企业节本增效。
浅层地能低温储粮保持水分增效益
“原来储存粮食,只要温度一高就要生虫。生了虫,就用药物薰蒸等办法来杀虫。”米易县商务和粮食局副局长周晓梅介绍说,两年前经专家推荐,青杠粮库引进了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运行结果表明,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是绿色生态的保鲜储存技术,它可使“粮仓一年四季保持在15℃以下的低温状态”。
周晓梅介绍说,一是低温能够降低粮堆的呼吸强度,减少粮食发热,保障粮食安全;二是低温能够抑制害虫与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避免粮食储藏过程中使用化学杀虫药剂对粮食产生的污染;三是低温能够抑制细菌、酶的活性,减慢淀粉水解和脂肪氧化的速度,使整个粮食生物体处于极其微弱的代谢过程,延缓陈化和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四是低温能够减弱粮食自身代谢过程,减少粮食干物质消耗,同时,可大幅度减少粮食水分损失。
“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可观。”周晓梅说,主要原因在于:“原来,我们常规储存水分损失很大,一般粮食出库的水分仅为9%至10%。采用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之后,粮食出库水分可保持在12%至13%。”
省粮食局仓储处副处长胥璞认为,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可使每吨粮食增加100元以上的效益”,同时,“粮食仓少施药和不施药,提高了社会效益”。
据提供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的负责人介绍,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最先在江苏和云南的粮库得到运用,“由于粮食赚的都是分分钱,所以,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的能耗特别低,粮仓才用得起,每吨每年仅需5至8元的储粮费用,费用远远低于传统的储粮技术。”
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的使用成本很低,不过一次性投入也较大,仅青杠粮库的设备就花了100万元左右。周晓梅说,春节过后,待粮仓温度达到20℃以上,即启用设备。
地下水变冷风 吹进仓降粮温
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的奥秘在哪里呢?据记者了解,该技术采集地表下数十米深处低温的冷气资源(浅层地能),而浅层地能是一种低温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分布在地下的土壤、沙石、地下水以及深层江河湖海水体中,具有“冬暖夏凉”的恒温特性。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首先通过各种采集技术,将地球浅表层约18℃的低温资源采集出来,然后在专门配套开发的设备内通过一些列的传输、加工、转化、传递等复杂过程,形成粮食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合适的冷却媒介,冷却媒介再通过仓内的通风系统进入粮堆,冷却媒介与粮食进行热量交换,最终将粮食温度控制在15℃的低温状态内。冷风吸收粮食热量后温度升高,热风被制冷机组通过回风管道收回,再次在机组内被处理到需要的低温状态,重新送入粮堆或粮面吸收热量;粮食热量被冷风传递给制冷剂,制冷剂再传递给循环水,最终实现粮食热量向地下或地表水中的转移过程。
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有两大主要技术:一是表层控温技术。浅层地能表层控温设备可根据设定温度自动将表层粮温控制在一定温度,使最易上升的表层粮温也控制在低温标准内。浅层地能表层控温设备采用喷射通风设计,多个喷射风口分成多个不同方向的送风区域,冷风全面覆盖仓内各区域,并且冷风紧贴屋面而不直吹粮面,粮面温度更加均匀并能减少水分流失。二是整仓降温技术。该技术主要针对因高水分、高杂质、多微生物虫害引起的局部发热、高温季节入库的整仓高温粮、以及夏季墙体四周的高温粮等情况采用的粮堆内部降温技术,能够快速降低并均匀整个粮堆内部的温度,使整仓粮温处于15℃的低温标准内。
绿色低温储粮现代必然趋势
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绿色储粮工艺,该技术大量提取地层中免费的冷气资源加以利用,创造性地解决了低温储粮过程中能耗过高的问题,据已投入应用的项目数据反映,比空调、谷冷机等制冷设备可节省耗电量60%-70%,使价值很低的粮食也能够承载其运行费用,老百姓在享用绿色、新鲜的放心粮油时,无需为此承担较高的粮食价格,使生态、健康、无公害的高品质粮油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包括浅层地能低温储粮技术在内的绿色低温储粮技术,是现代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可实现绿色储粮、生态储粮、环保储粮、节能储粮。”胥璞认为,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常规的储粮技术,已不再符合现代粮食储藏的要求。
去年,省发改委、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印发了《四川省粮食低温储备库建设规划》通知,强调要大力推广低温绿色储粮技术的必要性,并着力于低温储备库的规划建设。(作者:周金泉,刘佳)
来源_四川农村日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