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努力,天空更蓝了
2017年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天蓝了”“霾少了”,尤其是供暖季。来自国家环保部监测的数据显示,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北京的空气质量与张家口、昆明等城市一同列入了全国的前十名。而一年前,北京却笼罩在一场“跨年霾”里喘不过气。
与一年前相比,2017年的北京“煤改清洁能源”更进一步。截至年底,城六区及南部平原地区已实现无煤化,集中供热清洁能源采暖的比例达到97%以上,“煤改电”“煤改气”大规模进入居民生活,小型燃煤锅炉基本淘汰完毕。有数据称,北京的压煤减煤措施对PM2.5的下降贡献率超过了40%。
“煤改清洁能源”和“无煤化”能为PM2.5的降低贡献这么大的力量,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事实上,重霾污染天气的形成,不仅仅是一次排放颗粒污染物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二次气态污染物的化学转化。在迅速增多的二次污染物中,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都是生产PM2.5的重要原因。
为了从源头降低PM2.5,近五年,北京市先后采取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四大燃煤电厂关停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成投运、散煤治理等“清煤降氮”等措施,使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其中,2013年北京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2017年这一数字首次下降到了个位数,仅为8微克/立方米。
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2017年的全年空气质量情况则显示,这一年北京市优良天数达到226天,同比增加28天,重污染日23天,同比减少16天。同时,2017年全年中,有九个月的月均PM2.5浓度是近5年同期的最低水平。“天更蓝”不再是人们的期盼,也有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的进展。
然而,与燃煤划清界限,就能够最终实现“天蓝”的目标吗?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是环保人常说的那样“人努力,也要天帮忙”。在环保部2018年2月27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就曾指出,按照最近几十年的长周期分析,2013年至2017年是京津冀、长三角区域气象条件比较差的时期。与2013年相比,2014年与2015年气象条件较差,2017年略有转好。他直言,“北京市2017年的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15微克/立方米,这里面人努力大约占了70%,而天帮忙的贡献大约占了30%。”
改变难免插曲,适应需要时间
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完成煤改电、煤改气300万户,2017年全国共完成煤改电、煤改气578万户。是“煤改气”还是“煤改电”,并不需要个人去选择,但是“煤改”关系到的冬季取暖问题,却是每个人都会关心的。
“煤改气”遭遇“气荒”
不期而至的一场“气荒”插曲,让“煤改气”经历了一次拷问。
2017年冬季,受到恶劣天气、进口气减少供应、“煤改气”政策等影响,中国北方再度出现了“气荒”现象,多地限气停气。与以往不同,此次人们将关注焦点放在了正在大范围推进的“煤改气”政策上。
“煤改气”主要替代的领域,包括散煤用户;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水泥等工业制造业企业;和燃煤电厂等三大方面。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方政府对“煤改气”的数量规定了量化指标。我国天然气保供原则第一条,就是保民生,因而在计划之内的“煤改气”,应该可以基本得到天然气的保障。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的“煤改气”数量早已超过量化指标。
由于2017年年底的一场“气荒”,全国多地供气公司下发了限气通知。几乎同一时期,还有消息报道了“煤改气”工程进度造成的供暖推迟现象。在河北保定、曲阳,河南安阳,山西临汾等地接连爆出村民煤炉被撤走,而新的采暖设施却未建好或者天然气并没有接入。
为此,环保部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的“特急”函件《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指出,煤改气(电)未完工的项目或地方将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或其他方式。
在2017年底回应部分群众冬季取暖受影响时,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也表示,会从增加国内生产能力、增加进口、南气北调等六方面保障民生用气。供气有缺口的地方,要认真落实“压非保民”方案。也就是说,只要是民生用气,无论是合同内还是合同外,都要无条件予以保障。
同时,他也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居民供暖宜电则电、宜煤则煤、宜气则气、宜油则油,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煤改电”遭遇问价
“气荒”引起的社会关注,一直延续到了2018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推广“煤改电”实现清洁采暖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加大推广“煤改电”实现清洁采暖。
那么,“煤改电”又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同样的2017年,还有一些人正在经历着取暖习惯的改变。一部分人感到从烧煤炉的灰头土脸中解放出来了,另一部分人尤其是低收入的人群却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取暖“贵”了。
中国能源报对顺义区“煤改电”情况进行过调查采访。尽管每家的采暖用电情况不同,村民们还是觉得经过补贴后每月电采暖费用比燃煤取暖高,大约高出1/3左右。
有代充电费服务的商店店主,也明显感到入冬后充电人数、次数和额度的明显增长,原本充电三五百元就能用上两三个月,现在一充就是500元到1000元。
对有收入的人群来说,这些变化对于生活的影响有限,而对于原本就低收入的农村老人而言,一个采暖季就要花去年收入的3、4成,日常生活更要省着用,扛着冻。
还有人担心,三年的补贴期限。按照政策,顺义区完成“煤改电”取暖的农村住户取暖季期间享受峰谷电价,经过市、区两级财政各补贴0.1元/度后,夜间谷段电价为0.1元/度。每个取暖季每户(表)限额1万度。如果补贴期限到了,采暖费用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加。
“煤改”到底要不要慌?
“煤改电”的人们计算着电费来取暖,“煤改气”的盼着“气荒”别再回来。这些在“煤改清洁能源”进程中,走在前列的人们,到底用不用对“煤改”感到心慌?
其实,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尚不成熟,天然气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供气安全保障问题日渐严峻。据统计,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为2375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15.63%,刷新了近十年来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长率的历史。有专家分析,我国天然气产业链的上游资源存在海外气可能断供等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燃气需求扩大,“煤改气”大范围推进,遇到极端天气或特殊情况,“气荒”就会在冬季上演。
但是,通过政策和措施的进一步改善,“气荒”问题是可以缓解的。如在供应端,国内可争取油田保障满负荷生产,与中亚天然气管道上游资源可通过密切沟通协调,争取增加进口气。同时,探讨适当的调峰措施也有助于避免冬季“气荒”的出现。
“煤改电”方面的待解问题,也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如继续推进电网基础建设,保障“煤改电”后的用电供应和用电安全。再如提供更为亲民的财政补贴政策。因为,对其他省份而言,北京地区“煤改电”用户享受的补贴政策已经相对优越,但仍有村民对价格感到忧虑,已说明“煤改电”仍需因地制宜的优惠政策,让村民送走煤炉子,也能习惯用上“电炉子”。
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对“煤改”在治理PM2.5方面的作用给予了肯定。他表示,1吨散煤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15吨以上电煤排放量,因此煤改气、煤改电在治理PM2.5方面作用很大。
在采暖方式上,“煤改清洁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煤改气”“煤改电”却不是唯二途径。或许我们更需要更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的是,清洁采暖该如何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的安心。
方向各不相同,创新还在路上
我国传统的供暖方式仍以燃煤为主。集中供暖的热量来自集中锅炉房,分散供暖的采取烧散煤等方式。由于大气污染的现实问题,传统的供暖方式迎来变革。
事实上,国外的供热模式不尽相同。欧洲主要是热电联产、区域供热和集中供热等,日本则因南北纬度的跨度大,采用了燃气或热泵等分散供暖方式。目前,我国的“煤改清洁能源”主要推进的是“煤改气”和“煤改电”方式,并正在由集中供暖向分散供暖进行优化发展。
从空调到热泵,电供暖随时间推移在技术上出现了一些少为人知的方式。尤其是对于暖通行业而言,电供暖也分为热泵供暖和电直接供暖两种方式。
电暖气、电缆发热都属于直接利用电能产生热能供暖,而热泵供暖则不同。热泵供暖,是可再生能源的供暖方式。作为一种热量提升装置,热泵能够将热能从低温物体传送到高温物体。热泵工作时本身消耗很少的电能,却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出数倍于运行的电能,用以提升温度进行利用。因为具备节能特点,欧美日都在竞相开发新型的热泵。
此外,平原地区以大众农作物为燃料的农村,和森林植被丰富、枝丫柴和木制品加工废弃物多的地区,也可以考虑成本不高的生物质取暖方式。生物质清洁能源供暖对大气环境改善有益,减少焚烧污染、改善农村面貌,同时可谓农民增加部分收入。
正如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歇,“煤改清洁能源”和“无煤化”的进程也仍在前行。它呼吁政策先行,保障老百姓的供暖如常,甚至更好;它促进技术不断涌现,创造更便捷更实惠的取暖方式;它更期许与蓝天相伴而行,成为老百姓供暖的一种新的习惯。记者/李晶